南昌完成五大行業 現有企業初始排污權核算
9月22日,記者從南昌市環保局獲悉,該市已經完成了火電、鋼鐵、水泥、造紙、印染等五大行業現有企業初始排污權核算,為即將啟動的排污權交易試點工作奠定了技術基礎和數據支撐。
據了解,排污權交易是指在一定區域內,在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的前提下,允許內部各污染源之間通過貨幣交換的方式相互調劑排污量。其主要思想就是建立合法的排污權(通常以排污許可證的形式表現),并允許這種權利像商品那樣被買入和賣出,以此來進行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南昌市環保局總量處負責人表示,排污權交易作為一種市場手段,可以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有效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污染減排績效。同時,讓排污權成為有償資源,有助于推動企業樹立容量有限、資源有價、使用有償的環境資源價值理念,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做好主要污染物初始排污權核算,是進行排污權交易之前必須做好的基礎性工作。2015年8月18日,南昌市環保局根據《江西省環境保護廳關于開展全省試點行業主要污染物初始排污權核算工作的通知》精神,要求全市各地環保部門立即對火電、鋼鐵、水泥、造紙、印染行業企業開展調查工作,組織排污單位填報初始排污權核算登記表。據悉,此次調查共涉及造紙、紡織印染等行業的23家企業。
該負責人說,南昌要正式實行排污權交易,尚需進一步建立和完善配套技術平臺、管理政策和交易機制。下一步,南昌市將在三個方面進一步推動排污權交易工作。一是按照《江西省主要污染物初始排污權核定與分配技術規范(試行)的通知》精神,對全市納入環境統計的605家工業企業開展主要污染物初始排污權指標申報和分配核定工作;二是在時機成熟時,適時在造紙、紡織印染、火電、鋼鐵4個重點行業開展排污權交易試點,并將交易工作納入南昌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聯網運作;三是根據《江西省排污權出讓收入管理實施辦法》精神,嚴格實施排污權交易和有償使用。
記者點評:
“容量有限、資源有價、使用有償”,這是排污權交易工作的核心理念。政府在嚴格控制排污總量的同時,允許各排污源之間通過市場的手段相互之間調劑排污量,既守住了生態底線,又可通過經濟杠桿推動企業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可謂一舉兩得。
把全年排污量比喻成一個大餅,每年的大餅尺寸是固定的,而“多少人來分、每個人分多少”卻是變動的。一旦出現“人多餅少”的情況,分餅人就不得不千方百計壓縮自己的“食量”。但是,為了企業的發展,在壓縮“食量”的同時,又得兼顧產量,這就倒逼企業通過技改來提升資源利用效率,猶如為生產線裝上了一個“小排量、大功率”的渦輪增壓器。
誠然,作為欠發達城市,南昌市目前這張大餅的量還有多。提前啟動這項改革,正是該市實現未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為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而進行的一次未雨綢繆。